梦想成为游戏制作人的我,却因为早恋没能考上大学

你真的不会成为“中国式家长”吗?

梦想成为游戏制作人的我,却因为早恋没能考上大学 - 中国式家长

在我的认知中,“中国式家长”是一个贬义的代名词,但我对自己的教育颇有信心,所以在第一次进行游戏的时候,我就决定先将游戏里的孩子代成自己。

和普通的孩子一样,“我”逐渐学会了走路、说话,甚至还在艺术方面颇有天赋。此刻我的脑中有了一个想法,要在游戏里完成我儿时的梦想——成为一名画家。在父母的照料下,我走进了幼儿园,没有顾及其他的基础教育,一心投入到绘画的海洋里。我在幼儿园里度过了充实的童年,朝着自己画家的梦想努力发展着。

不过到了小学,“商店”的出现使我瞬间沦陷,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,我仿佛看到了数不清的诱惑。我花掉了所有零用钱购买了一张“独立游戏”,认为它将成为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指南针,这件商品底下有一行小字:“有助于了解独立游戏文化,可解锁新的技能”。从此在我的日程安排里,学习游戏开发成为了我的主要课程。

在和主流教育完全背道而驰的发展下,我只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,甚至连“语数外”都还停留在幼儿阶段。不过此时的我却毫不担心,甚至对自己的游戏开发道路充满信心。

中学,社交(恋爱)系统的加入再次打乱我的计划,几个可以交往的对象使我近乎本能地投入到早恋的队伍中,将所谓的游戏制作人的想法抛在脑后。我在每回合用大量的时间给喜欢的女生发短信,甚至花500块钱为她购买了一张演唱会门票,只为博得她的欢心。恋爱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初中、高中,直至高考前夕。虽然我们之间的好感度早已达到了满级,但我依然坚持和她联络着感情,幻想着这段恋情能够得到升华。

终于高考来临了,结果是显而易见的,117分的我没能考上大学。最终凭借着曾经学过的一点游戏开发知识,侥幸成为了底层游戏策划人员。但是看着自己可怜的收入,我不甘心,我决定再来一次,让我的孩子成为人上人。

很快我的孩子出生了。从幼儿园开始,我就为他日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基础,充实地安排着他的人生。为了提高他的各项“属性”,我减少了孩子的娱乐时间,一门心思让他学习所有基础课程。但是“压力”的出现打了我个措手不及,孩子每上一堂课便会积累压力,并且由于缺少释放压力的娱乐项目,孩子的心中埋下了阴影,出现了“自私”“敏感”的负面性格。此时慌张的我只能求助于“商店”,通过物质奖励消除他每回合的压力。

“社交(恋爱)”系统在中学阶段再次出现,看着里面几个熟悉的面孔,我毫不犹豫地关掉了它。我不能让发生在我身上的悲剧再次重演,不能再让早恋影响我的孩子。在我的控制下,我的孩子在初二阶段迎来了“重点高中”的任务,这项任务对“智力”属性要求很高,所以我毅然决然地推翻了之前的全部日程安排,将他的所有时间运用在对“智力”属性最有帮助的“理科”身上。在之后的每一回合,我都机械地点着鼠标,如同孩子每天进行的单调课程。

虽然做法有些偏执,但“努力”终于有了回报,在中考来临的前几回合,我的孩子就已经达到了考上重点高中的“智力”要求。但代价却是,他的偏科现象极其严重,由于之前荒唐的日程安排,我的孩子“理科”分数可以拿到满分,但其他学科的成绩却出奇地低。

看着高考一天天临近,想让孩子提高成绩的愿望已经无法言喻,我只能花掉之前所赞的全部积蓄请到“名师家教”,购买可以大幅提升各项属性的“五年高考”,祈祷他能够考上一所令我满意的大学。可惜孩子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,几门偏科的成绩依然很低,最终只考上了普通的二流大学。

此刻我才意识到,在这款游戏中,我自己就是典型的“中国式家长”。我想让自己的孩子完成我没有实现的目标,将自己觉得正确的想法强加给他。为了帮助他考上重点学校,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安排他的生活。我一心想让他成才,但最终却只能以悲剧收场。

其实在游戏中,除了按部就班考上大学之外,玩家还有许多道路可以走。例如购买商店里的“存钱罐”可以培养的孩子的理财能力,从而渐渐学习投资的方法;名人的书籍可以帮助锻炼孩子的口才;甚至一张“艺人报名表”还可以开启他的演艺道路。这些分支远比刻板的流程要精彩的多。

虽然游戏中的生活无法类比现实世界,但它最起码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,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,不要让自己成为所谓的“中国式家长”。

本文由IGN中国创作并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+原文链接

文章提及
  • 平台/主題
  • PC